正在阅读:砚铭
分享文章

微信扫一扫

参与评论
0
当前位置:首页 / 文章 / 端砚百科 / 正文

ad01.jpg

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,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,仅管理员可见

砚铭

原创 超级管理员2021/08/17 17:15:56 发布 来源: 作者: 2254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

src=http___mmbiz.qpic.cn_mmbiz_jpg_X4tekoQwTmXiayExf4FJibxJYibTjUybDNAVJD8BlEx0a91jiawMUHxRYYgcYH606EAQ0nXqeoiczusPMIe4UIzFt5A_0_wx_fmt=jpeg&refer=http___mmbiz.qpic.jpeg

  砚铭,是刻在砚底、砚头、砚盖或砚身四侧或其他空余部分的一种可长可短,亦诗亦文,不拘一格的自由文体。它是中华民族独特的传统文化,是集文学、书法、美术于一体的艺术瑰宝。砚铭的内容,一般是文字精炼的格言、警句、自勉、诗词和赞语,文体比较自由随意。有的朴实无华,直抒胸臆;有的含蓄蕴藉,耐人寻味;有的意趣盎然,飘逸潇洒。铭文的书法字体有篆、隶、楷、草、行,有的砚铭周边还衬之以美术图案,如兰草、劲竹、肖像、山水、动物等加以装饰。观赏砚铭,是一种高雅的艺术享受,它使人得到教益,领悟处世哲理,汲取历史文化知识。


  随者文化的繁荣、书画艺术普及。人们对砚台品质有更高要求。不但追求质地精良、外形优美,还赋予砚石丰富的人文内涵,在名贵砚石刻上铭文,从而形成一种新的艺术形式——砚铭。

  

  “铭文”本身就是一种很古老的文体。她既像诗,又像长短句押韵的小散文,比较自由的一种韵文。

       清代以来,把“砚銘”集中起来形成著作出现过几起,像比较早的清代“ 扬州八怪 ”的画家,山东的高凤翰,他作过一部“ 砚史 ”,其中收录了一百多方砚台銘文。还有后来乾隆皇帝作的铭文。还有纪晓岚写的铭文。比较近的有吴昌硕与沈友石合作的,吴昌硕写的铭文和书法。沈友石收藏的砚台。不过有一点,他们的“ 砚铭 ”都是合作的结果。比如说,写的砚铭文字包括写的书法,由工匠把他们摹刻在砚台上。


  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王镛先生的砚铭展,我们想到:砚乃终身之物,必将留其痕。

  古代文化名人都有一种嗜好,米芾痴石,东坡好砚,尤其对端砚痴迷,在中国艺术史上传为佳话。

       中国古代艺术家对文房四宝情有独钟。笔、墨、纸、砚四宝中,砚台占有重要地位。苏易简《文房四谱》云:“四宝砚为首,笔墨兼纸,皆可随时取索,可终生与具者为砚而已”。

      古砚由于材质珍贵,造型的多样性、艺术性,受到历代文人喜爱。古砚质地坚硬,不易磨损,便于子孙永保,文脉传承。


src=http___mmbiz.qpic.cn_mmbiz_jpg_qDIxM6zRabB01qj3hVp2oW7uuRkYwJB0ZNtpqlkhO2h6Cq7gDOkBYPDicm8GpyX5xpXJevBICHFk7VpDKz0Tj4w_0_wx_fmt=jpeg&refer=http___mmbiz.qpic.jpeg

端州砚铭赏

  端州名砚,远播古今。自西周始,文人墨客在砚台上镌刻表达心声文字,谓之“砚铭”。以铭言志,抒发心声,勉励后人,形式种种,情意绵绵。

1. 唐代大书法家褚遂良,得到端州一方石渠砚后,喜不自胜,便书砚铭,“润比德,式以方,绕玉池,注天皇,永年宝之斯为良。”是以砚质的细润无瑕的形制和方方正正喻人应该具备优良品德。

2. 唐代诗人李贺在《扬生花紫石砚歌》中诗云:“端州石工巧如神,踏天磨刀割紫云。”描写端州石工凿石于岩洞,是踏着水中天劳作,凿石“就如割云”这样容易,喻端州石匠巧手如神。

3.宋代文学家苏东坡被贬黄州时,得端州马肝石一块,制成砚台,命名紫云砚,精刻砚铭:“尔本无名,托乎云水,云尽水穷,唯一坚粹。”颂砚之意是抒发孤寂情怀,表明自己洁操自守,坚贞不阿的性格。

4.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端砚所题的铭文是:“持坚守白,不磷不溜。”短短八字,表面上是说端砚坚实细润,研磨时易发墨,不损自身。实际上是言志,砚主生活在南宋,奸党把持朝政,阻挠主战派抗金,以“还我河山”为己任的岳飞,则力主抗金,再大的磨难也矢志不渝“不磷”,固守自身清白,绝不改变自己精忠报国之心“不溜”。

5.南宋末抗元名相文天祥在得到岳飞这方宝砚后,睹物思人,悲戚之余,在端砚另一处也刻下铭文“砚虽非铁难磨穿,心虽非石如其坚,守之弗失道自全。”意说端砚虽非铁,但它坚硬难磨穿;我心非砚石,但跟它一样坚强,以“守之”暗指岳飞精神,表明自己象岳飞一样赤胆为民,精忠报国。文天祥虽然最后被俘,誓死不屈,慷慨就义,砚铭就是他“留取丹心照汗青”的写照。

6.明代开国功臣刘基很爱端砚,一般人以“扣之无声”“磨墨无声”者佳,而砚主一反常论,以扣之有“金声”独喜,尤其是砚上有两颗象蟾蜍身上的小疙瘩的斑点,还有一些鸲鸽眼的更为看重,其原因是“其点如碧玉晶莹”,作者以碧玉晶莹自勉自己要清正廉明。

7.清代诗人朱舜尊的《曝书亭集》最后之语是由端砚质奇形美引发了他在集尾勉励后代之言:“子孙们要百世相传,勤于笔耕,染翰挥毫,以昭文明。”

8.民国时期,国民党元老于佑任得一方砚,即刻砚铭:“我生无田食破砚。”意思是靠一方端砚来挥毫挣钱糊口,可见于老先生两袖清风,勤奋笔耕的品行。

9.著名书法家费新我在端砚上镌刻砚铭:“历经沧桑不计年,风风雨雨炼冥顽。一朝慧眼识真趣,常伴笔墨待窗前。”费老八十高龄,依然坚持黎明时分起床,稳站窗前,临池挥毫,炼笔不辍,起到了人生真正价值。

10.无产阶级革命陈毅元帅的夫人张茜在赠陈毅一则砚铭:“满招损,谦受益,莫伸手,终日乾乾,自强不息,为了工作,必须休息。”表现了一对革命伴侣的深情厚意与高尚情操。



已有0人点赞

自定义html广告位

0条评论

 
承诺遵守文明发帖,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/300